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开始,身上就带有癌细胞,与正常细胞不同的是,癌细胞的生长模式是不可控的,只要条件合适,它可以迅速扩张,无限繁殖下去,直至长出肿瘤,成为我们口中的“癌”。那么面对“癌”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日前,在“复大新视野 徐克成大讲堂”第38讲上,大家一起观看并学习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关于癌症防治方面的视频。
癌症不可怕, 提早发现和治疗是关键
人们一谈到癌症,就认为是绝症。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癌细胞,它会不会长成癌,那是另外一回事。如果不想得癌,自身的行为习惯非常重要。三分之一的癌症,通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完全可以预防和避免;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筛查发现并得到根治;三分之一的癌症经过合理治疗,不仅可以延长生存时间,还可以提高生活质量。
癌症其实就是一种慢性病,关键是如何活得久。樊代明院士将其总结为“防-筛-诊-治-康、评-扶-控-护-生”十字方针。其中防为上计,筛为大计,诊为妙计,治为生计,康为远计。
“评-扶-控-护-生”是核心理念,以追求生存时间延长、生存质量提高为最终目标。肿瘤确诊后,并不是马上开始治疗,应该对病人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选择更好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其次,控制肿瘤生长,不是强调必须完全消灭肿瘤。我们要保护正常器官,不应该以损害其它器官为代价。不以肿瘤缩小、肿瘤切掉、肿瘤指标下降了作为评判,效果应该以人为本,以追求生存时间延长、生存质量提高为最终目标。
此外,一位好医生对医学理念的掌握,应占其医术的75%,真正手术、开药只有25%的贡献;但如果一位医生对所诊治疾病的了解达不到75%,只将25%手术、开药的技术当做100%的治疗手段,那在本质上,他只能算是一名“开刀匠”。利用学科整合诊治,找到个性化的“量体裁衣”的治疗方法,实现治疗最优化,对这个病人才是好的结果。
与癌共存,活下来才是硬道理
会上,徐克成总院长将樊院士的讲话总结为三个方面:第一,人本身就有癌细胞;第二,“消灭与改造”并举,与癌共存,走中国式控癌之路,将癌症变成可控慢性病;第三,对待“叛变”的癌细胞,不能“斩尽杀绝”,活下来才是硬道理。
在徐院长眼里,肿瘤其实是一种慢性病。癌症并非“外敌入侵”。人体的细胞无时无刻都在复制,难免发生复制错误,产生异常细胞甚至癌细胞,生命越长,发生的“错误”可能越多,日积月累,如果加上免疫监护功能失调,就可能患上癌症。对于从正常细胞“叛变”而来的癌细胞,虽要镇压,但严苛的“杀癌法”最终不能解决问题,最好的结局仍是“共处”,即“与癌共存”。而“治疗”之后的“康复”也是患者活下来的关键。
癌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生不如死。癌症治疗的硬道理是让患者活下来,不仅多生存数年,还要活得开心,有质量。作为一名长期研究癌症的医生,又是一位战胜癌症的患者,徐院长与患者有了更多共鸣。每当病人情绪不稳定时,他总会握住病人的手,轻松地开玩笑为患者打气。他认为,与其让患者在疼痛、忧郁和惶恐中离去,不如让他们有尊严地生活,享受生命过程。癌症是一个全身性疾病,癌细胞无法彻底除净,应该考虑顺其自然,重点改善生命质量。
为了把这些理念告诉更多的人,徐院长写了许多科普书籍。在他的书架上,放满了他的中英文著作,他正式发表的文字逾千万字,如《与癌共存》《践行中国式控癌》《我对癌症病人讲实话》《跟我去抗癌》等科普读物。他希望通过这些通俗易懂的文字、真实的小故事以及治疗理念,让广大群众认识癌症,了解癌症并不可怕,让患者知道肿瘤有法可治,并且能够活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