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8日是第24个“全国高血压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血压要知晓,降压要达标”。
高血压被称为“无声杀手”,是影响人们健康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显示,中国高血压患病人数2.45亿。如今更已呈现年轻化趋势。
作为一种常见病、慢性病,高血压的治疗贯穿一生。高血压病患者在实际用药过程中存在不少误区,稍不注意病情就会加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下面这些误区可千万不要踩!
误区一:正常血压概念不清楚
血压水平分类:
正常血压:收缩压<120mmHg和舒张压<80mmHg;
正常高值:收缩压120-139mmHg和(或)舒张压80-89mmHg;
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当血压≥120/80mmHg,需要改变生活方式。
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诊室血压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家庭连续规范测量血压5-7天,平均血压≥135/85mmHg可考虑诊断为高血压,建议就诊。
误区二:血压正常就停药
患者吃了降压药把血压降至正常,就自行停药,结果在不长时间后血压又升高,还要再使用药物降压。这样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还由于血压较大幅度的波动,容易引起心、脑、肾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误区三:不断更换药物
有些患者在服药后,几天内没有看到效果,就会要求医生更换降压药物,使血压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事实上,大多数长效降压药物需要连续服用2~4周才能充分发挥降压效果。
如有血压波动情况发生,应该寻找其他原因,包括感冒、发热、情绪波动、熬夜、过度劳累等都可导致血压波动。因此,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千万不可自作主张不断更换药物。
误区四:血压降得越快越好
降压治疗时必须要掌握住缓慢、平稳的原则。如果血压降得过快或过低会使病人感到头晕、乏力,还可诱发脑血栓等严重后果。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应在4周内或12周内将血压逐渐降至目标水平。
误区五:老年人血压高很正常,青年人不会高血压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并无年龄划分。推荐65~80岁的健康老年人只要能够耐受治疗,收缩压超过140mmHg,就应该开始药物治疗。虽然高血压是中老年人多见的一种疾病,但由于近年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加快,青少年发病率也悄然增加。
误区六:没有症状就没有问题
血压升高会导致头痛、头晕、头胀等不适症状,但有些患者高血压病程长,身体已经耐受不适,因此可能并没有什么感觉。
但没有不适不代表升高的血压对身体没有危害,等到发生了心肌梗死、脑梗死、脑溢血等并发症的时候已然为时已晚。因此,只要血压升高,具备用药指征,无论有没有症状都应该用药。
误区七:只知道服药,不知道定期检查
目前还缺乏针对高血压病因的根本性的治疗方法。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在终生服药的同时,还需做定期检查,以便评价降压药疗效,监测靶器官损害。
综上所述
在高血压的治疗中
建议大家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适量运动,谨遵医嘱
定期监测血压
不凭感觉换药、停药
不私自调整剂量
最终实现科学平稳降压
以期延年益寿
在高血压的治疗中
建议大家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适量运动,谨遵医嘱
定期监测血压
不凭感觉换药、停药
不私自调整剂量
最终实现科学平稳降压
以期延年益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