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7日是世界肿瘤日,4月15—21日是第30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本届主题是“综合施策科学防癌”。一说到肿瘤,很多人谈之色变,避之不及。然而,这又确是一个离我们不远的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治疗。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早期筛查以及科普宣教等积极预防和规范治疗等措施,对于降低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显著效果。
关注身体“危险”的信号
肿瘤并非一蹴而就的,从正常细胞发展到癌细胞需10至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只是你没能及早发现,把癌症扼杀在摇篮里。当身体出现这些表现要尤为注意:
温馨提醒:出现以上症状并不能代表您就是肿瘤患者,但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去检查,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关注会“会传染”的致癌因素
癌症本身不会直接传染,但有些导致癌症的微生物则有传染性,经常与其接触的人就有被传染的可能性。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指出了11种/类对人类可以致癌的传染性病原体,包括一种细菌,七种病毒和三种大寄生虫。每一个传染源至少引起一种癌症甚至几种癌症。
1.细菌
幽门螺杆菌(HP)——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明确列为引起胃癌的头号因子。
2.七种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HPV)——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祸根。
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导致肝癌的主要感染性因素。
EB病毒(EBV)——预防EB病毒感染,是降低鼻咽癌风险的有效方法。
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SHV)——是多种B细胞恶性肿瘤和卡波西肉瘤(KS)的致病原因。
人T细胞嗜淋巴细胞病毒-1型(HTLV-1)——诱发成人T细胞淋巴瘤(ATLL)。
艾滋病病毒(HIV)——削弱免疫系统,使身体无法对抗可能导致癌症的病毒感染。
3.三种寄生虫
埃及血吸虫,麝后睾吸虫和华支睾吸虫。
关注个人“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肿瘤的关键因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影响健康的因素中个人生活方式占到60%,而癌症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肥胖、压力、缺少运动、不合理膳食习惯等都是癌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戒烟限酒、不吸二手烟、平衡膳食、劳逸结合、合理运动、保持心情舒畅可以有效降低癌症的发生。
关注“防癌”体检
防癌体检是在癌症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针对常见癌症进行的身体检查,其目的是让群众知晓自身患癌风险,发现早期癌症或癌前病变,进行早期干预。目前技术手段可以早期发现大部分的常见癌症,如使用胸部低剂量螺旋CT可以筛查肺癌,超声结合钼靶可以筛查乳腺癌,胃肠镜检查可以筛查消化道癌等。根据个体遗传史、疾病史、年龄、既往检查结果等选择个体化体检项目,是提高癌症早诊率的关键。
常见癌筛查建议
乳腺癌
一般妇女:
乳腺自查:20岁以后每月检查1次;
临床体检:20-29岁每3年1次,30岁以后每年1次;
X线检查(钼靶):35岁,摄基础乳腺片,隔年1次乳腺钼靶检查。40岁以后每1-2年1次钼靶检查,60岁以后每隔2-3年钼靶检查1次;
超声检查:30岁以后每年1次乳腺超声检查。
乳腺高危人群:
鼓励乳腺自查,20岁以后每年做临床体检1次,30岁以后建议乳腺核磁共振(MR)检查。
宫颈癌
建议25岁及以上女性每年一次查宫颈脱落细胞涂片和HPV病毒检测,HPV病毒检查结果阴性,每3年复查HPV感染。如女性存在高危HPV感染,每年进行复查。宫颈脱落细胞涂片显示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2级或3级,需要进行手术处理。如CIN1级,1年后复查。
甲状腺癌
建议有以下任意一项危险因素者,可进行颈部B超,如果进一步检查,可做甲状腺结节穿刺检查:
有甲状腺癌家族史;
童年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
有甲状腺结节大于1cm,且生长迅速或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
长期精神压力较大、情绪不佳人群。
大肠癌
建议40岁以上肥胖人群,有肠癌家族遗传病史、肠道息肉、经常熬夜久坐的人,及时完善肠癌筛查。
40岁后,每年做一次大便隐血试验,每5-10年做一次结肠镜检查;
50岁后,每五年查一次乙状结肠镜/结肠造影/CT结肠成像,每3年做一次大便DNA检查。
肺癌
建议年龄>40岁,至少合并以下一项危险因素者,做低剂量螺旋CT筛査:
吸烟≥20年包,其中包括戒烟时间不足15年者;
被动吸烟者;
有职业暴露史(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者;
有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者;
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者。
若检出肺内结节,根据结节不同特征,磨玻璃、亚实性、实性结节及多发结节的具体情况进行复查。
胃癌
年龄45岁及以上,且符合下列任一条件者要进行胃镜筛查:
长期居住于胃癌高发区;
Hp感染;
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一级亲属有胃癌病史;
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肝癌
建议具有乙型肝炎病毒(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长期酗酒、非酒精肝脂肪性肝炎、食用被黄曲毒素污染的食物、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等的人群,尤其是40岁以上的男性,每隔6个月至少进行1次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