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医学是指在DSA、CT、 MRI、超声等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通过导丝、导管、穿刺针等专用器械对病变组织或器官进行诊断及治疗的新兴学科,是目前恶性肿瘤诊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肿瘤介入治疗分为血管介入治疗和非血管介入治疗,具有微创、精准、高效、安全、重复性好、副作用小等优势,治疗种类繁多,手段多样,用通俗的语言概括有五大法宝:“灌、堵、通、消、检。”日前,我院介入科钟小军医生在“复大新视野 徐克成大讲堂”第57讲上与大家聊一聊关于介入治疗中“灌、堵、通”三大法宝。
“灌”,局部高浓度化疗药物杀灭肿瘤
“灌”,是在影像设备引导下,医生从患者体外将导管送到给肿瘤供养的动脉里,将高浓度的治疗药物直接灌注在肿瘤病灶内,既能杀灭肿瘤细胞或抑制其生长,又同时降低化疗药物对正常组织细胞的毒性作用。目前已应用于全身各种组织来源的恶性实体肿瘤,包括头颈部恶性肿瘤、胸腹部恶性肿瘤、骨及软组织恶性肿瘤及全身各种转移性肿瘤。
动脉内灌注化疗是血管内药物灌注术的一种,动脉灌注药物能减少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研究证明,经动脉直接向靶器官灌注药物可提高药物浓度4-22倍,疗效提高4-10倍,超选择插管则可提高药物浓度25倍。由于首过效应的存在,药物通过TAI(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途径给药能明显提高疗效并降低全身毒副反应。某些药物全身给药时毒副反应较大,使用受限,采用动脉给药方式则可以安全使用。
主要方式有:
(1)一次冲击性法,即在短时间(通常30分钟或数小时)内将药物注入靶动脉,然后撤管结束治疗。其优点为操作迅速、简单、并发症少、护理简单。但因药物与病变接触时间较短及不能重复给药,疗效可能受影响。
(2)动脉阻滞化疗,目的是使靶血流减少后再行灌注化疗,进一步提高病变区药物浓度和延长药物停滞时间,包括球囊导管灌注法、动脉升压化疗灌注以及可降解淀粉微球和生物降解白蛋白微球阻滞法。
(3)长期药物灌注,相对于一次冲击性灌注而言,导管灌注时间较长,灌注可分为持续性或间断性。适用于肿瘤的姑息性治疗。包括普通导管留置法(HAIC)和全植入式导管药盒系统。
“堵”,切断“粮草”,“饿死”肿瘤
“堵”,即栓塞术,指将导管插到肿瘤的营养动脉内后,通过导管注入栓塞剂(碘油、明胶海绵等)栓塞供养肿瘤的动脉,切断肿瘤生长的营养来源。其主要原理是阻塞靶血管使肿瘤造成缺血坏死;阻塞或破坏异常血管床、腔隙和通道,使血流动力学恢复正常;阻塞血管使之远端压力下降或直径封堵破裂的血管以利于肿瘤破裂出血时止血。
该疗法在临床上最常应用于一些富血供肿瘤、恶性实体肿瘤如肝癌、肺癌等,尤其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肿瘤,血管栓塞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肿瘤,有时还能让肿瘤缩小到能手术的范畴,争取手术机会。还常常用于肿瘤侵犯或破裂引起的出血,如宫颈癌、鼻咽癌、肝癌、膀胱癌大出血等的栓塞止血治疗。此外,对于少数良性富血供肿瘤,如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肝血管瘤等可通过栓塞达到肿瘤完全消失或明显缩小,并且有相对长的稳定时期。
“通”,解除梗阻
“通”即开通狭窄、闭塞、梗阻、溶解或去除血栓等,通过影像定位实现管路的精准穿刺,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精准到达罪犯血管,通过溶栓、取栓、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等方式完成血管狭窄的成形、闭塞的再通、血栓或栓子的取出或溶栓再通。其他自然腔道,如食管、肠道、胆道等,通过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等方式实现再通。
适用如下肢深静脉血栓(滤器置入+溶栓/吸栓+支架植入)、主要部位的动脉狭窄(肾动脉狭窄、锁骨下动脉狭窄、颈动脉狭窄、椎动脉狭窄、下肢动脉狭窄等的扩张成形+支架植入)、动脉慢性闭塞+急性血栓形成(急症溶栓、取栓、扩张成形、支架植入等)、空腔脏器狭窄或梗阻(食管支架、肠管支架、胆管支架植入)等疾病。
近年来,恶性肿瘤介入治疗在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种新型材料、新设备及技术的不断涌现,为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注入了持久、蓬勃的活力。然而,部分介入诊疗技术仍需要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来验证其疗效。
另一方面,恶性肿瘤的治疗越来越强调多学科综合治疗,比如TACE联合消融或放化疗、不同消融技术联合运用、消融联合放化疗以及介入治疗与靶免药物间的联合等,值得注意的是介入治疗不是适用于所有瘤种的所有阶段的包打天下的治疗手段,要根据肿瘤的分期,依据治疗指南或规范,选择适合的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