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53岁的倪大叔因胃胀不适去医院检查发现胃里“挤满”了息肉,医生粗略计算差不多有近百个。医生介绍,胃部长息肉并不罕见,但是长这么多息肉还从没见过。“幸亏及时来检查,否则病情恶化会导致胃肠出血,甚至有癌变可能。”
来自江苏的倪大叔今年53岁,数月前因为患胰腺癌到广州复大肿瘤医院住院治疗,但在做胃肠镜检查时发现胃肠长满了息肉。据倪大叔的主治医生介绍,患者入院时已经查出胰腺上有占位,并且肝转移,考虑到患者之前出现胃胀等不适症状,而且还有家族性息肉病史,于是安排患者进行了一次胃肠镜检查。
在广州复大肿瘤医院消化内科坐诊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胃肠专科副主任于涛博士使用电子胃肠镜检查时惊讶地发现,患者倪大叔的胃部呈多发密布的息肉,最大的有近1厘米。但这还不是最严重的,于涛博士紧接着又为倪大叔进行了肠镜检查,结果令人更吃惊。
于涛博士告诉笔者,在内镜显示屏下所见到的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粘膜等均有多发息肉,“几乎整个肠胃都是密密麻麻的息肉,肠里的息肉数量超过100个,最大的竟然达到1.5厘米。“一个挨着一个,看着都叫人起鸡皮疙瘩。”于涛博士表示,“一般息肉大小为6至7毫米,但是这位患者有近半数在0.9至1厘米左右,数量多、体积大,确实挺罕见。”
因为发现得晚,像倪大叔这种情况只能通过手术切除方案治疗,但手术切除了大部分的肠和胃,对患者的损伤比较大,所以情况十分棘手。
专家解答
发现胃肠道息肉如何治疗?
经过了解,于涛博士得知,倪大叔原有家族性息肉病史,但一直没做过相关检查,直到前阵子胃肠不舒服,才来做。“像这种有家族遗传病史的患者,50多岁才来做第一次胃肠镜检查,太晚了。”于涛博士说。
像倪大叔这种多发密布的巨大息肉,可以采用传统外科手术,但是手术创伤大、费用高、恢复慢,且并发症也较多。如果能早期检查发现,可以采用内镜微创摘除术,这种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即可进食,对患者损伤也较小。
胃肠道息肉与什么因素有关?
“消化道是息肉的好发部位,多发于中老年人。息肉很少引起症状,较少产生出血和梗阻,往往不易被发现,多数是体检或检查其他疾病时发现的。”于涛介绍,胃肠道息肉是指在胃肠道粘膜局限性增生形成的凸入腔内的隆起性肿物,从发生部位上分为:食管、胃、十二指肠、小肠、结肠和直肠息肉。目前,随着内窥镜等检查技术的进步及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消化道息肉的发现率大大增加,发现率大于10%。对胃肠道息肉的诊断和处理,逐渐成为了消化内镜医师的临床日常工作。
“胃肠道息肉的发生与遗传、饮食和伴随疾病有关。”于涛认为,长期进食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纤维的人群易患结肠息肉。部分胃肠息肉的发生与遗传有关,如家族性息肉病等。胃息肉的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大约三分之二的息肉出现在50岁以上的人群。
从临床表现上看,胃肠息肉早期多无临床症状,有症状时常表现为腹痛、腹胀、腹部不适,大便性状的改变(便秘或者腹泻),恶心、呕吐等。合并糜烂或溃疡者可有消化道出血,多表现为粪潜血试验阳性或便血、呕血。
专家建议
40岁以上人群定期做一次检查
临床发现,到消化内镜中心做胃肠镜的人群里,20%'30%发现了肠息肉阳性,食管息肉、胃息肉也发现不少,胃肠镜大约揪出近1/4检查人群的癌前病变,经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需要即时做出处理。
目前消化内镜已经“进化”成内科与外科交叉,就像外科的刀一样,内镜也配置有治疗设备,因此检查中发现并确诊有癌前病变,可即时施行黏膜下层剥离术,黏膜上皮肿瘤(包括癌前病变)和部分有轻微黏膜下浸润的侵入性癌,都可完全切除,治愈率超过99%。
于涛博士建议定期检查。40岁以上定期做一次胃肠镜,如果有家族性息肉病史的人群,更应该提早进行检查,“最好30岁就开始做,查查食管和胃部情况。”于涛博士解释,研究发现肠癌的发病年龄偏大,正常人群50岁以上可以做一次筛查,如果没有问题就间隔3-5年做一次肠镜。另外,如果发现大便带血,不要理所当然地认为是痔疮而掉以轻心,可咨询医生,必要时做个肠镜检查。
☆专家简介
于涛: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胃肠专科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胃肠专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营养与支持协作组”及“专科建设和医学人文协作组”全国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消化病分会委员兼秘书、广东省医学会胰腺病学组委员兼秘书、广东省抗癌协会消化内镜分会委员;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VA Health Center胃肠病研究所访问学者。
☆ 挂号方式
关注“广州复大肿瘤医院”服务号或扫描以下二维码并关注:
点击最右边“自助服务”栏→点击“预约挂号”
输入患者本人诊疗卡信息
填写资料→点击“登记验证”即可预约挂号
现场挂号:地址:广州市天河区棠德西路2号一楼挂号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