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观念中,肺癌晚期患者往往面临手术风险高、身体难以耐受的困境。然而,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一种名为"冷冻消融"的微创技术正在为这类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广州复大肿瘤医院近期接诊的一位特殊患者,就通过这项技术成功缓解了病情,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真实案例。
一位特殊患者的求医之路
来自广州荔湾区的黄叔叔,三年前因发烧、腿肿等症状就诊时意外发现家族性心脏问题。虽然当时并未引起重视,但持续的发热症状最终在住院检查中被发现异常。更令人意外的是,一次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时,黄叔叔摸到锁骨处的包块,经过详细检查确诊为左下肺腺癌。
"一开始还以为是心电图肩带勒的,没想到竟然是肺癌转移。"黄叔叔回忆道。经过一段时间的靶向药物治疗,病情一度好转,但今年5月复查时发现肿瘤有增大趋势,特别是伴随广州疫情反扑,日常活动都变得异常困难。
创新治疗:冷冻消融技术
6月22日,黄叔叔来到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就诊。经过详细检查,医生发现他的左肺下叶背段胸主动脉旁有一个约1.2×1.0cm的小结节,同时伴有慢性心功能不全。更棘手的是,由于心脏功能EF值只有30%,肺功能一秒量仅0.6,传统手术风险极高。
"患者的心肺功能严重不足,如果进行开胸手术,风险极大。"牛立志院长解释道。经过团队评估,决定采用冷冻消融技术进行治疗。这项技术通过局部麻醉,用极低温"冻死"肿瘤细胞,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
治疗过程出乎意料的顺利。"牛院长边跟我聊天边做手术,整个过程我都很清醒。"黄叔叔回忆道。更令人惊喜的是,术后不到三天,他的精神状态就明显好转,从"病恹恹"变得精神良好。
技术优势与患者体验
冷冻消融技术的优势在黄叔叔的治疗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 微创性:只需"一针"即可完成治疗,术后当天即可下床活动
- 安全性:特别适合心肺功能差的患者,治疗过程中心肺功能保持稳定
- 精准性:形成的"冰球"边界清晰,可精确控制治疗范围
"上午做消融,下午就能站起来活动,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黄叔叔的爱人激动地说。更让他们感动的是医院的服务质量,从挂号到住院,医护人员都给予了细致周到的照顾。
真实案例带来的启示
黄叔叔的治疗经历给我们带来几点重要启示:
- 新技术带来新希望:对于传统治疗手段受限的患者,冷冻消融等创新技术可能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 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 医患沟通的价值:清晰的治疗方案解释和充分的医患沟通能极大提升治疗体验
广州复大肿瘤医院的专家表示,冷冻消融技术特别适用于:
- 心肺功能差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
- 肿瘤位置特殊(如邻近重要血管)的患者
- 拒绝接受传统手术的患者
结语
黄叔叔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面对肺癌晚期的诊断,也不应轻易放弃希望。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创新疗法正在为患者带来新的生机。广州复大肿瘤医院通过这项真实案例再次证明,在专业医疗团队的努力下,即使是复杂病例也能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案。
对于正在寻求治疗选择的患者和家属来说,了解并咨询像冷冻消融这样的创新技术,可能会为治疗带来新的转机。记住,医学在进步,希望永远存在。
(温馨提示:本文案例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