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气胸术,俗称空气针,是用针管将空气注入胸膜腔,造成“人工”气胸的一种外科手术。该疗法是利用胸膜腔的空气压力使肺脏萎缩,有利于医生开展良好的手术治疗。近年,随着胸腹部肿瘤微创诊疗的发展,该辅助技术备受关注,成为医生的有利武器。
患者李女士来自中国香港,三年前由于反复咳嗽,到医院就诊发现右上肺有大小0.8cm的磨玻璃结节,经药物治疗后咳嗽症状得以缓解。今年2月复查发现该结节实性成分较前增多,大小增至1.3cm,为此医生建议其手术切除,但患者因自身原因拒绝手术。“我不想手术,想试一下微创,但香港医院在这一方面还不够成熟。”为进一步诊疗,她遵循疫情防控政策隔离10天,来到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就诊。
入院完善检查发现,李女士的结节已经增长至1.6cm,考虑微浸润性腺癌。综合评估李女士的病情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专家决定为其实行冷冻消融,以达到控制肿瘤生长,延长患者生命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李女士的结节靠近主气管,若直接进行冷冻消融,容易把气管冻穿、冻漏,引起并发症。如何才能做到有效消融且减少损伤呢?牛立志院长表示,在消融前建立人工气胸,即人为的在患者的胸膜腔内充气而产生的气胸情况。在人工气胸条件下,由于胸内正压持续存在,可以快速充分使术侧肺塌陷,将肺结节和气管分开,不仅保护正常气管,还为消融提供安全可靠的穿刺路径,有效降低手术风险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一切准备就绪。在CT引导下,利用无菌注射针经肋间隙穿刺胸膜腔,并注入空气300ml,建立人工气胸,使得肺脏塌下去,空气将结节与主气管隔离开,此时进行冷冻消融会比较安全。而在此过程中要保持与患者沟通,这样的目的是以防出现气栓异位的情况。
人工气胸形成,插入第一根冷冻针
随后在CT引导下,先放一根冷冻针固定住结节,再放另外一根针将结节夹住,100%气量冷冻5分钟1个循环,复温3分钟后,再用相同参数进行冷冻消融2个循环,直至冰球覆盖靶区,复温后拔除冷冻针并将空气抽掉,结束手术。术后两天,李女士恢复良好,带着轻松的心情回家休养。
冷冻消融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消融治疗在肿瘤微创治疗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某些高风险部位,如邻近纵隔、心脏及大血管的胸部肿瘤以及邻近膈肌的肝顶部肿瘤,往往成为活检和消融的禁区。人工气胸辅助技术的成熟应用预示着胸部、肝脏近膈顶部肿瘤消融将不存在盲区。
同时,牛立志院长提醒,发现肺结节并不可怕,但也不能不重视。尤其是磨玻璃结节,一般建议动态观察。随访期间,如果是磨玻璃结节有密度加深、质地不均匀,边缘欠清,明显倾向于癌症,应该停止随访,尽快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