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咨询 预约挂号

复大医院 > 医院动态

“我们这十年”主题征文比赛作品展(8)| ICU姐妹花,最美的逆行
日期:03-31
  他们
 
  用生花之笔叙写在复大的多彩故事
 
  用华美之词抒发与复大的深厚情缘
 
  用挚诚之心传递对人民群众的真诚祝福

 
  广州复大肿瘤医院自2003年建院以来,在党和政府的指导关怀下,持续健康发展。回顾医院二十年发展路,砥砺前行铸辉煌。这二十年,医院以精湛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得到海内外同行及患者的高度认可,得到了各级政府的肯定,先后获得多项荣誉表彰;这二十年,群英荟萃,百花齐放,数名干部职工争先创优,成为标杆;这二十年,复大人不忘初心,无论是抗击疫情,还是治病救人,都用真实的技术,真诚的服务,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迎接医院二十周年院庆,经院领导班子研究决定,以党的十八大以来,医院近十年发展的成果,礼赞新时代的伟大变革,开展《我们这十年》有奖征文活动。作品征集期间,吸引了众多干部职工踊跃参与。大家紧扣主题,结合自身岗位工作体会,一篇篇饱含真情实感的文章,全面展现了干部职工爱岗敬业、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经过专业细致、公平公正的评审,最终分别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作品。
 
  自2月8日起
 
  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开设专栏
 
  陆续刊发本次征文大赛获奖作品
 
  本期为大家展示
 
  行政人事部杨晓娜
 
  《ICU姐妹花,最美的逆行》
 
  “支援武汉的名单上,我相信一定有我们两个人的名字。”杨召琴、吴梦婷,广州复大肿瘤医院ICU重症病科一对有着近十年的重症病护理经验的“姐妹花”。三年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武汉蔓延开来,牵动亿万人心,已有战,召即来!这对“姐妹花”毫不犹豫申请出战,成为了广东支援湖北医疗队的一员。
 

 
  “我们没有孩子,顾虑少;前线急缺像我们这样的重症病科医护人员,这个时候,我们没有去想将来会发生什么,只是觉得作为一名医护人员要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帮助更多人。”在做好家人的思想工作后,她们如“女英雄”般去了湖北荆州洪湖新冠肺炎重症病区抗疫。
 
  重症监护室、板房、感染科都是她们的战场,护理的患者从重症到轻症,无论什么事都要亲力亲为,小到给病人喂水、喂饭,接补液,打针抽血,大到抢救按压。密不透气的防护服、紧箍咒似的护目镜以及让双手麻木的三层手套,使初入病区的她们多少有点不适应。这是她们第一次面临高风险的传染病患者,在护理操作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心不累,身体累。”对于常年在ICU工作的她们,疫区的活并不算多,但是防护服的束缚,让她们事倍功半。
 
 
 
  当时防护服匮乏,穿脱费时费力,为了跟死神抢时间,她们常常连续十几个小时不能饮食和如厕。每回把防护服脱下,整个人都像水里捞出来一样,湿透透。期间杨召琴还发烧,所幸并没有大问题。但不管多难,她们内心只有一个想法,要值好每一个班,要用尽一切力量在救治病人的同时保护好自己,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让不少外院的医护人员感到惊讶:“没想到你们两个小姑娘这么能扛!”在亲临一线战疫过程中,她们深刻感受到党的坚强领导并决心永远跟党走,杨召琴、吴梦婷两位同志志愿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已“疫”线入党。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个民族之所以辉煌,就在于灾难困厄面前,总有像杨召琴、吴梦婷一样的人前赴后继、慷慨前行,如焰火璀璨星空。她们闻令而动,响应党的号召,在党旗的引领下义无反顾冲上疫情防控第一线,展现了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面貌;她们用自己过硬的专业知识,用她们执着的坚守,经受住了一次又一次疫情的考验,换来了一次又一次“战役”的果实。岁月如梭,平凡辉煌一秩间,如今,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这对“姐妹花”也将一如既往地不忘初心,为民服务。
 
  

康复案例

了解更多患者康复案例

央视报道纪实

央视报道大陆纳米刀技术手术:绝境重生

CCTV4:徐克成获选冷冻学会主席

CCTV13报道:时代楷模发布厅

央视媒体报道:细妹肚里能“撑船”

专家介绍

查看我院更多专家博士

温馨提示

患者为什么选择广州复大肿瘤医院?

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坚持"厚德行医、医德共济"的院训,坚持"科技兴院、诚信立院、博爱办院"的办院宗旨,坚持走"高端化、学术化、国际化"道路,努力创建最具特色的国际化现代化肿瘤专科医院采用前沿抗癌理念,将世界医学难题--中晚期恶性肿瘤作为主要治疗对象,以延长患者寿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作为主要目标。

(粤)互联网医疗审查证号:粤(A)广(2024)第995号 粤ICP备160879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