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林泓 广东徐克成关爱健康
近一年来,时代楷模、知名肿瘤治疗专家徐克成教授都在认真专注于一件事情——研究氢气治癌。他查阅大量文献,开展访“氢”之旅,还在健康工作室设立吸氢体验区……9月22日,在第二十一届全国临床肿瘤大会暨2018年CSCO学术年会的一场关于氢分子医学的卫星会上,他深入浅出地解答了「为什么要研究氢气治疗癌症」以及「氢气对癌症的治疗效果究竟如何」等问题。
1 为什么研究氢气治癌
徐克成教授坦言:
“wo患癌已有十多年了,总是担心不知那一天又会“卷土重来”。我们常说癌症“5年生存率”“10年生存率”,而不讲“治愈率”,是因为癌症是慢性病, 随时可以复发,即使像乳腺癌这样一种“5年生存率”高达70%的癌症,20年后仍可复发。wo患的癌症远比乳腺癌“恶”得多,因此要格外预防复发。”
他说:作为癌症病人,不仅要活下来、活得长,还要活得有质量。目前,传统的癌症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化疗都不法实现多大数患者的这一目标。那么被炒得火热的免疫疗法,其前景如何?尚不确定!
有鉴于此,著名肿瘤学家汤钊猷院士就提出“消灭”和“改造”并举的“中国式控癌”理念。徐克成师承汤老,并将这一理念付诸于临床实践。
“癌细胞不可能被赶尽杀绝,在'消灭'的同时,如何'改造'显得尤为关键!”徐克成说。
他找到了氢!
徐克成看了不少文献,又调查了日本研究“氢与健康”的成果,发现氢分子有益于健康,可预防和治疗许多疾病和病理状态,对癌症防治亦有帮助。
“试验从wo身上开始。wo开始吸氢,每天至少1小时,常常一边在跑步机上跑步,一边吸氢,一边看电视或听音乐,wo称为'家庭康复三结合'。一段时间后,wo自感睡觉比以前香了、实了,胃口增加了,疲劳感少了,皮肤也更好了。”这是徐克成在自己身上实践的真实感受。
吸氢-运动-娱乐
徐克成教授的“家庭康复三结合”
徐克成教授把氢气对于癌症的作用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手术前,新辅助治疗
2 手术后,辅助治疗
3 手术、放化疗期间,“保驾”治疗
4 不能手术、放化疗失败,替代治疗
5 康复期,防复发治疗
6 癌症高危者,预防性治疗
氢气是如何治疗癌症的,其作用机理是什么?对此,徐克成表示:H2 对癌细胞可能有直接抑制作用,但需要进一步研究;H2可能主要通过改造微环境和整个机体,发挥对癌症的控制作用。
对于氢气治病是否安全的问题,徐克成表示,氢气是一种内源气体,人的肠道菌群中的厌氧菌代谢产生大量氢气,人体呼出和排出的气体中就含有氢气。氢是天然之物,生理之物。潜水医学研究及动物实验都证明,氢气对机体无毒副作用。
他还介绍,目前提供给大众免费体验的,是已获得国家药监总局医疗器械“安全型式检测”,包括生物相容及毒理试验等百余项检测的氢氧气雾化机,它同时也是唯一获得“国家创新”第三类医疗器械资质的氢气产品。
总言之,用氢气治病,简单、便宜,且已有上千篇医学论文和试验,证实的确有效且无害。这正正符合徐克成一贯提倡治病“ABC原则”,即有效(available,A)、简单(brief,B)和便宜(costless,C)。
2 访“氢”之旅,看“氢”疗效
2016年12月25日,美国国会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21世纪治愈法案(21st Century Cures Act)》(以下简称法案)最终版本。而法案中关于利用“真实世界证据”取代传统临床试验进行扩大适应症的批准,更是牵动了业界的神经。
为此,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新英格兰医学》上发表了一篇文章《真实世界证据——它是什么以及它能告诉我们什么?》(Real-World Evidence —What Is It and What CanIt Tell Us?),呼应法案的同时向外界展示自己的考量。
RWE是以患者为中心的结局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研究的实施地点以及干预条件为真实的临床实践环境;
•受试者的选择一般不加特别的限制条件;
•干预措施也如临床实际,并可由患者和医师进行交流而改变干预方法;
•无盲法,无随机对照,无安慰剂治疗
•研究的结论可直接推之于临床实践。
真实世界研究(Real-WorldStudy,RWS)将是未来研究的趋势,相对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RCT)而言,RWS的研究范围更广,更具有代表性,能够真实地反映研究的情况。
基于“真实世界研究”(Realworld study, RWS)及研究“真实世界数据”(Real world evidence RWE)的需要,徐克成教授还亲赴新疆、河北、山东、北京、上海、台北随访了从2014至2018吸氢病人31例。
案例节选
钟玉娇,54岁。2016年10月感到胸部不适、干咳,呼吸时有些憋气。10月27日,她去林口长庚医院作PET-CT检查,发现右中肺有4厘米大小占位性病变,标准摄取值(SUV)高达18.57, 肿瘤与心包连在一起,纵隔淋巴结有转移。她接受了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她的右中肺叶支气管被肿瘤阻塞。在局部取了活检,病理检查显示非小细胞性肺癌,又做了免疫组化染色,显示为鳞状细胞癌,再查基因,未见突变。
2016年10月27日林口长庚医院PET-CT:(影像号16AT33F000064):右中肺肿块,伴肺门侵犯;区域淋巴结右肺门淋巴结N1受累 [10R](SUV18.57,score 4)[SUV( standard uptake value)即 标准摄取值,超过2.5,提示恶性肿瘤,2~2.5为临界病变,小于2,可能为炎症或良性肿瘤]
2016年10月19日林口长庚医院支气管镜检查图片,肿瘤阻塞于支气管内
钟女士每天吸氢至少4小时,口服纳米蕈早晚各3包。一周后,她感到咳嗽少了,呼吸变得通畅了,精神似乎也变得好了。一个月后,她接受了放射治疗,共照射30次,共4000Gy。同时化疗。尽管每次照射量不小,却没有呕吐,没有白血球下降。
2017年1月13日林口长庚PET-CT(影像号171D33F000020):右中肺SUV1.9,score 2。区域淋巴结N1、2和3均未显示(score 0)。右上肺有小结节(SUV2.6,score2)。与2016年10月27日的报告相比,右中肺原先的损害看来已不明显,虽然右上肺结节是新的
2017年2月23日,对不确定的支气管或肺不确定的恶性新生物(Malignantneoplasm of unspecified part of unspecified bronchus or lung)进行手术。手术纪录(编号21952400):术中发现右中肺叶实变,右上叶见多个结节,给予楔形切除;右中叶切除;肿块与心包紧密粘连,打开心包;探查肺静脉、肺动脉和支气管;打开纵隔,切除淋巴结(LN2、4、7和10),置F24胸管引流。
摘自林口长庚医院手术纪录。图为手术纪录书上肺切除示意图
2017年3月7日林口长庚病理报告(S2017-012308):收到组织:右上肺叶,两块肺组织,切片。在镜下见异物巨细胞和反应性机化性肺炎。未见肿瘤存在。
林杨月英,桃园人,86岁。2014年5月21日在台北马偕纪念医院接受胃镜检查,发现贲门下有一隆起肿块,3~4 厘米大小,图像上显示糜烂出血。活检:低分化腺癌。同时作腹部CT,发现贲门下隆起,提示胃新生物。血液肿瘤标记CA19-9 1450单位,比正常升高近40倍。医生建议她接受手术和放化疗。她拒绝了医生的建议。
经过友人建议,老人开始吸氢,上下午各吸2小时,加上口服一种称为“纳米蕈”的古米衣制剂和一种混合水果膏剂,是为“氢+2”疗法。
一个月后,老人吞咽困难改善,8月份复查CA19-9 降低到307单位。医生建议口服希罗达。10月26日复查胃镜,发现原肿瘤已不见,留下白色疤痕。希罗达用至2015年5月,共用9个月,因不良反应而停药。但吸氢继续进行。每半年检查一次CT。近几次CT显示贲门通畅,原先肿瘤征象已经消失。CT等多种检查,未见癌肿转移。
更特殊的是, 血液CA19-9 逐步下降,直到正常: 2014年8月,即“氢+2“治疗后2个月,CA19-9 即降至307单位,至2015年2月,进一步降至40.62单位,接近正常(正常不超过37),此后继续减低,至2017年5月,即起病3年后,CA19-9 为17.68单位。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秉承“求真务实”态度,从“真实世界研究”(Realworld study, RWS)及研究“真实世界数据”出发,徐克成教授的访“氢”之旅未完,待续……
他还介绍,现在徐克成关爱健康工作室每天约有70人次吸氢,相当多患者症状得到改善,有的患者的改变甚至让人惊喜。他的目标是:走“中国式健康之路”,面向社会、服务大众、关爱健康、万人受益。他还邀请与会的学者同道到广州走访工作室,“和在那里吸氢的人随便聊!”
曾病危的卵巢癌患者彭细妹被徐克成教授免费救治,康复后一直坚持在工作室做义工
精彩的演讲让参会医生、学者对氢分子医学产生浓厚兴趣,不少人主动上前向徐克成教授请教。随后的签名赠书活动,大家热情高涨,把徐克成教授团团围住。
------------------------------------------------------
本次卫星会还邀请了上海潓美医疗医研部王嫱博士、浦东转化医学研究公共平台技术中心主任魏佑震教授做精彩的主题演讲。
上海潓美医疗医研部王嫱博士:
实验证明氢气不仅具有参与清除活性氧的作用,而且在细胞能量代谢、增殖与分化、损伤修复等方面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未来氢医学治疗可用于:一、将氢气应用预防癌症的发生; 二、控制癌症的转移和复发。 三、通过信号转导通路诱导癌细胞程序化凋亡。 四、抑制癌症治疗期间放化疗的副反应;五、开发更优的雾化吸入给药方式:使用氢气驱动雾化给药,增加吸入药物利用率。
浦东转化医学研究公共平台技术中心主任魏佑震教授:
动物模型展示了氢气对机体生理和病理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氢气可能参与包括神经内分泌、心血管和消化道等多个系统的生命活动。
以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为例,因其复杂的病理生理机制,导致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再灌注同时吸入高浓度H2可以明显改善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空间认知和学习记忆能力。对海马CAl区神经元产生明确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H2能够抑制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氧化应激减少氧化损伤,进而保护神经元及神经元树突棘的结构及功能等有关。
专家点评
吕有勇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二级教授,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如何实现癌症的少发易治?第二十一届中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CSCO-2018年会,又一次展示了人类为攻克癌症所做出的努力。各种专题报告、卫星会、壁报,与会者全方位分享了癌症防控的新动态、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案及新的思辨。癌症的多学科综合治疗与系统性防控仍是会议的主题,单病种临床试验进展为高度关注的亮点。
除了基因组技术与临床分子靶点导向及免疫治疗外,有一种新的癌症防控理念及设备首次亮相本次大会。利用氢气的理化特性发挥其在癌症防控中的辅助作用,探索实现癌症“少发易治”的愿景初露曙光。来自广州复大肿瘤医院的徐克成教授,上海潓美医疗医研部王嫱博士,上海同济大学东方医院魏佑震教授与大家分享了各自的研究进展。三位主讲人从氢气的临床观察与功效、细胞的生物学作用与分子调控机制、疾病动物模型与应用前景做了比较系统的阐述。
徐克成教授的报告以生动的临床病例和详实的数据资料展示了部分常规治疗失败的肿瘤患者通过吸氢气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特别是患者的生存质量包括睡眠、情绪、体力及肿瘤生物标志物水平等有明显改善。徐教授以他数十年积累的医学知识和作为一名医生与科学家的智慧与爱心对待每一位患者,他报告的不少病例资料都是登门随访获得的。如何让常规治疗失败的癌症患者活下来,而且活的有质量与尊严!这是徐教授常常与我们念叨的事。
王嫱博士曾在美国从事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多年,加入潓美医疗后,在氢气的细胞生物学作用与分子调控机制方面做了系统性的工作。实验结果提示氢气不仅具有参与清除活性氧的作用,而且在细胞能量代谢、增殖与分化、损伤修复等方面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上海同济大学东方医院魏佑震教授采用动物模型展示了氢气对机体生理和病理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氢气可能参与包括神经内分泌、心血管和消化道等多个系统的生命活动,提示氢气的理化特性在人类健康科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
三位报告人不仅体现了老中青三代结合的特点,而且折射出的是科学精神。氢气的生物学和生理学作用长期以来是被忽视的,虽然国内外有些研究报道,但缺乏系统的和有说服力的科学实验证据。三位学者的报告提出的科学问题是具有挑战性的,让包括恶性肿瘤、缺血缺氧、代谢障碍、神经退行性疾患等在内的现代人面临的健康问题获得满意的疗效,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在当今的环境下,选择进入这个领域,不仅需要知识、智慧和勇气,更需要探索未知的科学精神。爱因斯坦曾经告诫学术界“我不能容忍这样的科学家,找来一块木板,在最薄的地方钻许多洞”。这项工作是否能够健康的发展,不仅需要临床与基础研究的整合,更需要从事物理、化学与生物学的团队的参与和密切合作。按照薛定谔先生指出的:“生命科学的问题可通过物理与化学的角度认识的;我们的任务不是发现人们没有发现的东西,而是针对所有人看见的,做从未有过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