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细胞为什么会形成?其实,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是“有目的”的。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生物物理学家奥斯汀(Robert Austin)说:“癌症存在是‘有目的’的,它是生物个体承受压力时,为了生存的自然反应。”
细菌在营养缺乏的情况下,会发疯似地复制和突变,发挥出新的生存技能;遇到抗生素作用时, 在核染色体基因和质粒上,发生耐药性突变,其目的是对抗抗生素的毒杀作用。
如同细菌一样,奥斯汀认为,生物个体细胞也有相同反应,在遭遇到不利的微环境时,例如化学毒物(化疗)、辐射、细菌毒素、烟草成分、激素等,也会自发突变,变成癌细胞,其目的也是对抗不利因素。癌细胞形成后,为应对组织微环境中的各种应激压力,又分泌特异的生长因子、趋化因子、细胞外基质蛋白和蛋白水解酶等,作用于周围的正常的间质细胞,使之转变成有利于肿瘤细胞生存、增殖和侵袭的间质细胞,形成肿瘤组织特异性的微环境。
奇葩的是,人体的部分正常细胞在遇到危害时,为了逃脱灭亡而发生突变,目的本是“逃难”,最后却变成癌细胞,反过来再去伤害没有突变的原为“同胞”的其他细胞,造成一场“癌祸”。
汤钊猷院士倡导的“中国式抗癌”,其重要内涵是“改造”,包括改造癌细胞本身、改造微环境、改造机体。
转移是恶性细胞的特征,也是危害身体的主要因素。早在一百多年前,Paget就提出,癌细胞只有遇到适合环境时,才会转移,这就是“种子与土壤学说”。进一步研究发现,癌细胞转移依赖于微环境(土壤),微环境也可以影响癌细胞。换句话说,既然癌细胞生成的目的是对抗不利的微环境,我们也能让微环境变成抑制癌生成的因素,从而阻抑其癌细胞达到“目的”。
癌肿微环境中,至少有四大因素促进癌细胞生长:炎症、缺氧、巨噬细胞和免疫细胞。
炎症可促进癌生长。现已证明,阿司匹林能消除炎症,抑制炎症的促癌作用。牛津大学的学者观察了17825位患者,与对照组相比,阿司匹林试验组降低癌症远端转移率,主要是降低最初诊断和随访期间转移性腺癌的发生几率,特别是结肠直肠癌。这意味着每五位癌症患者中,阿司匹林辅助治疗可防止一位发生癌转移。此外,阿司匹林还能降低晚期腺癌患者的死亡率(《柳叶刀》2012年3月)。
缺氧情况下,癌细胞更加具有侵袭性,增殖最快。当细胞缺氧时,细胞内会产生一种活性氧自由基(ROS),引起炎症、突变和癌变。“三氧疗法”能提高血氧饱和度,增加肿瘤组织内氧和度,抑制癌细胞的侵袭力。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是浸润在肿瘤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可以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在肿瘤发生的初期,能够识别并清除肿瘤细胞。但随着肿瘤的发生发展,又对肿瘤的生长、侵袭、转移起着促进作用。氯膦酸盐和唑来膦酸都是二磷酸盐,对巨噬细胞具有细胞毒性,可以直接杀伤 TAM。近有研究表明,某些革兰阴性杆菌疫苗制剂和主要来源于花生、葡萄(红葡萄酒)、虎杖、桑椹等植物的白藜芦醇,可减弱TAM的促肿瘤效应。
免疫治疗在多种癌症患者身上显示出显著的疗效,特别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疗法,能让黑色素瘤患者获得显著性的生存受益。
癌肿微循环对免疫细胞的作用有重大影响。抑制微环境可抑制免疫细胞,尤其是T细胞激活,微环境生物屏障可阻止免疫细胞迁移进肿瘤部位。临床上应用的非特异性免疫促进剂[如金葡素、A型链球菌制剂(沙培林)]、一些细胞因子(如干扰素、白介素)和免疫细胞输注治疗,对某些癌症患者有效,其原理与改变癌肿微环境有关。
最后,可以作出以下推测:癌细胞形成的“目的”是为了逃避不利的微环境,我们反其道而行之,改善微环境,就可阻抑其“目的”的实现,或者使处于“萌芽”状态的癌细胞“改邪归正”,或者让已经形成的癌细胞失去侵袭力。这可能就是“中国式抗癌”中“改造”策略的基础。
专家简介
徐克成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暨南大学广州复大肿瘤医院总院长,国际冷冻治疗学会前主席,国家“白求恩奖章”获得者,中国“时代楷模”,广东省生命之光癌症康复协会主席,第五届中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