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黄曲霉毒素,大家可能有点陌生,但是说起“发霉”,大家应该都很熟悉。食物发霉变质后所产生的微生物代谢会反应出一种含有剧毒的物质,它就是黄曲霉毒素,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以黄曲霉毒素B1最为多见。它滋生的温度为28-38℃,喜潮湿,一般情况下肉眼看不见,而广东全年温度、湿度较高,更适合黄曲霉毒素的生长。

黄曲霉毒素是超强生物致癌剂,被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一类致癌物。1mg的黄曲霉素就可以导致癌症发生,20mg的黄曲霉素一次性摄入直接致成年人死亡,其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

黄曲霉毒素存在哪里?
1、久泡的木耳

木耳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纤维素,本身没有毒素。但是久泡后可能会变质产生类似的生物毒素,或者滋生细菌和真菌等致病微生物。因此木耳吃多少泡多少,不要浸泡太久。
2、花生、玉米、谷物等

3、变质发苦的坚果

坚果的营养丰富,深受大家的喜爱。但如果大家吃到变苦的坚果应及时吐出并漱口,因为此时的苦味正是来自霉变过程产生的黄曲毒霉素,经常摄入会增加肝癌风险。
4、筷子菜板

如何远离?
很多人会觉得在锅里蒸煮就有“消毒”效果,但黄曲霉毒素由于具有很强的耐热性,一般烹调加工的温度(比如蒸饭、煮粥或微波炉加热)都不能将其完全破坏,试验显示,只有达到280℃以上时才能分解,但高温也容易使油脂产生其他的过氧化物和致癌物。因此我们要以预防为主,要做到:
1、勤洗手,是远离毒素最基本的做法;
2、保持卫生。木质筷子、切菜的砧板等厨房用具,清洗后应放置通风处干燥,且定期更换;
3、尽量不要囤积食物。避免黄曲霉毒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斩断源头,防止食物霉变产生黄曲霉毒素。购买食物时,如果发现包装不清洁、已破损不要买;购买坚果应尽量选择小包装。
4、多食用富含叶绿素的新鲜蔬菜可能可以降低黄曲霉素中毒的风险。有研究表明叶绿色可以有效抑制黄曲霉毒素B1的吸收。